低溫等離子體源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
更新時間:2022-12-20 點擊次數(shù):765
低溫等離子體源是由部分電子被剝奪后的原子及原子被電離后產生的正負電子組成的離子化氣體狀物質,是除固體、液體和氣體外,物質存在的第4態(tài)。根據(jù)等離子體的粒子溫度可將其分為2大類,即熱平衡等離子體和非熱平衡等離子體。
熱平衡等離子體不僅電子溫度高,重粒子溫度也高;非熱平衡等離子體,其電子溫度達104K以上,而離子和原子類的重粒子溫度卻可低至300~500K,由于等離子體的宏觀溫度取決于重粒子的溫度,因此,這類等離子體也叫做低溫等離子體。
低溫等離子體源對正常細胞的作用:
為探討低溫等離子體對正常細胞是否產生不良反應,F(xiàn)ridman等對豬主動脈內皮細胞進行了等離子體處理,結果發(fā)現(xiàn),處理時間小于30s或者功率密度<4J/cm2時,對豬主動脈的內皮細胞沒有毒害,而處理時間高于60s或者功率密度大于8J/cm2時,則會導致細胞死亡。
此外,他們還發(fā)現(xiàn)低劑量等離子體處理促進FGF2的釋放,從而加速了內皮細胞的增殖。同時,等離子體處理還可促進細胞的黏附和增殖。尚未發(fā)現(xiàn)關于低溫等離子體對人體正常細胞作用的研究。
低溫等離子體源的血凝固作用Fridman等:
用一種懸浮的單電極DBD裝置進行凝血實驗,發(fā)現(xiàn)只需幾秒鐘等離子體處理就能使血液迅速地凝結,減少了血液凝結所需的時間。等離子體把纖維蛋白原直接轉換成纖維蛋白可能是大氣壓等離子體的凝血機制之一。
等離子體對正常細胞的作用研究也使得低溫等離子體在臨床凝血上的應用成為可能。謝珂等將128例腺樣體肥大患者分為兩組,術中分別用等離子體和電凝止血。結果發(fā)現(xiàn),等離子體技術在腺樣體肥大手術中能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術后出血少,且疼痛較輕微。